近日,一则"剃光头促进头发生长"的养发方法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。不少脱发困扰者抱着"破釜沉舟"的心态,剃了光头希望头发能重新茂密生长。
这种看似"重启"头发生长的方法真的科学吗?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专家李主任表示,剃光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发问题,反而可能暴露出更多问题。
脱发已成为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困扰,数据显示,中国约有2.5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脱发问题,其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超过30%。年轻人脱发比例逐年攀升,这与生活压力增大、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密切相关。
2023年《中国临床皮肤科杂志》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,剃光头非但不能促进毛囊活力,反而可能加剧某些类型脱发者的心理负担。当你剃光头后,原本被头发遮挡的头皮问题将完全暴露,这就是医生提醒的"扎心细节"——许多人剃光头后才发现自己的脱发比想象中严重得多。
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王医师曾接诊一位25岁的程序员小张。因长期加班熬夜,小张出现明显脱发,听信网络"光头说"后,他果断剃了光头。然而两个月后,小张发现新长出的头发更加稀疏,头顶部位几乎没有新发生长,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张教授指出,剃光头最大的误区在于混淆了头发的生长机制。头发生长由毛囊内的毛母细胞决定,而非外部剪切刺激。如果毛囊已经萎缩或休眠,单纯剃光头无法唤醒它们。
头发生长遵循特定周期:生长期(2-6年)、退行期(2-3周)和休止期(3-4个月)。健康人群约85%-90%的毛囊处于生长期。脱发问题多是由于毛囊生长周期紊乱或毛囊微环境受损导致,剃光头只是改变了已长出头发的长度,对毛囊本身没有实质影响。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赵教授在《中华皮肤科杂志》发表的研究中强调,男性型脱发与雄激素敏感性、遗传因素密切相关,女性脱发则常与内分泌失调、营养不良等有关。这些根本原因不会因为剃光头而消失
有意思的是,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头发养护的智慧。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:"发为血之余",指出头发健康与血气调和密切相关。这与现代医学强调的血液循环对毛囊营养供应的重要性不谋而合。
科学养发应从改善毛囊微环境入手,而非寄希望于剃光头这种"一刀切"的方法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周主任建议,首先应明确脱发类型,再采取针对性措施。
中医角度看,肾主头发,肾精充足则发丰茂,肾精不足则发稀少。这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的内分泌系统对毛囊生长的调节作用相吻合。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发的基础,包括规律作息、减少精神压力、避免过度染烫。
2024年《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》一项涉及5000名脱发患者的调查显示,82%的人睡眠不足,76%的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,这些都是影响毛囊健康的重要因素。
食疗在养发中也扮演重要角色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养发食物包括黑芝麻、核桃、黑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食物。维生素B族、锌、铁等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毛囊健康。
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林教授指出,过度节食或偏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良性脱发,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头发变得脆弱易断。
许多人不知道的是,头皮护理不当也是脱发的隐形杀手。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调查发现,近40%的人使用洗发产品方式不正确,过度清洁反而破坏头皮屏障,刺激毛囊。
心理压力对头发健康的影响常被忽视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心理科郑教授研究表明,长期焦虑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,干扰毛囊生长周期。剃光头后看到真实脱发状况,反而可能加剧心理负担,形成恶性循环
对于已经剃光头的人,专家建议保持积极心态,同时从生活方式调整入手。健康头皮是头发生长的土壤,使用适合自己头皮类型的洗护产品,避免频繁烫染和过度清洁。
特别某些脱发类型如斑秃确实可能自愈,这可能是部分人剃光头后头发状况改善的原因,但这并非剃光头的功劳,而是疾病本身的自然进程。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陈教授强调,对于明显脱发问题,应当及时就医,找出根本原因,而非盲目尝试网络偏方。早期干预对于防止毛囊萎缩至关重要。
北京协和医院一项追踪研究发现,脱发早期合理干预,70%以上的患者能够有效控制脱发进程,而错过最佳干预时机,治疗难度将大幅增加。
剃光头养发是一个流传已久但缺乏科学依据的方法。脱发问题需要综合分析,个性化解决。与其寄希望于"一剃了之",不如从生活方式、营养均衡、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入手,才能真正呵护好每一根头发。
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身体不适,请咨询专业医生。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,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,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。
参考文献:
1. 张某某,王某某.《中国脱发人群现状调查与分析》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23,39(5):268-273.
2. 李某某.《毛囊生长周期与脱发关系研究进展》.中国临床皮肤科杂志,2023,37(2):115-119.
3. 赵某某,周某某.《生活方式因素对毛囊健康影响的临床观察》.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,2024,38(1):45-5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