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发我真的劝累了...

姐妹们,作为一个在秃头边缘反复挣扎的 “资深选手”,今天必须和你们掏心窝子聊聊植发!我做了整整半年功课,差点就掉进坑里,这些行业真相不说出来,真怕你们走弯路!

先给大家泼盆冷水,那些宣传 “95% 毛囊存活率” 的广告,听听就好。这数据就像滤镜拉满的网图,现实里,毛囊离开原来的 “家” 后,运输时的挤压、术后的感染,甚至没养护好,都可能让它 “夭折”。实际上,能达到国际标准 60% 的存活率,都算运气不错了。签合同前,一定要像查快递单号一样仔细看条款,别被小字坑了!

还有人以为后脑勺的毛囊是取之不尽的 “宝藏”,大错特错!后枕部健康毛囊满打满算也就 8000 个左右,要是单次移植超过 3000 个,取发区直接变 “地中海”。那些说能取 5000 根的机构,赶紧拉黑,这不是植发,是在薅头发!

别轻信 “植发一次,终身无忧” 的话。移植的毛囊确实 “生命力顽强”,但原生发该掉还是掉。过个三五年,新头发和老头发交界处断层,远看像戴了顶不合适的假发,近看又像刚插秧的水田,尴尬到不敢撩头发。而且植发的密度,永远比不上天生的发量,正常每平方厘米有 80 - 100 根头发,植发最多只能做到 50 - 60 根。

“10 元 / 毛囊” 看着便宜,实则是个大坑!一个毛囊里可能藏着 1 - 4 根头发,换算下来,一根头发的单价可能高达 5 块钱。更要命的是,术后养护才是 “吞金巨兽”,激光帽、微针护理、理疗项目,每个月光养护费就要 2000 多,钱包分分钟见底。

选医生团队时,别被 “专家院长” 的头衔唬住。说不定院长只出现 10 分钟取发,剩下的全交给护士。甚至有些 “医生” 刚培训完就上岗,这手术风险,简直像开盲盒!要是手术失败,想修复得等上一年,而且健康毛囊没剩多少,有些机构还直接玩失踪。术前不告诉你术后可能出现毛囊炎、留疤,瘢痕体质的姐妹更是要小心,很多机构连术前检测都不做!

那到底怎么才能避开这些坑?首先,天生发际线高过 3 指宽,再考虑植发;雄激素性脱发的姐妹,先用米诺地尔、非那雄胺控制。选机构时,一定要查看医生执业证,多看看真实案例,别被精修图忽悠。最重要的是,提前算好术后一年的养护费用,别让钱包突然 “罢工”。